近日,沪、浙刮起了“黄道婆旋风”。琼剧《黄道婆》在沪、浙的演出光彩夺目,这也是琼剧历史上首次参评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如果说宋末元初著名棉纺织专家和技术改革家黄道婆是连接海南和上海的一个历史文化符号,那么,琼剧《黄道婆》赋予了这个符号新的内涵,让她以鲜活的形象重返故土。
除了舞台上的精彩演出,来自海南的琼剧演员、黎锦技艺传承人还专门走进社区,将《黄道婆》唱段、黄道婆流传到上海的黎锦技艺,带到了上海徐汇区凌云文化中心,与上海中小学生面对面地交流,细心讲解黄道婆的故事及织锦技法等,在当地群众的心中,种下一颗海南文化的种子。
琼剧是海南文化的“活化石”,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凝聚了海南人民的历史记忆与艺术智慧。历史人物黄道婆,往来崖州、松江间,书写了文化融合的千古佳话。为此,琼剧《黄道婆》,不仅是对历史片段的再现,更是对海南文化多元交融特质的诠释。此次琼剧主动走出海岛,走进沪、浙等地,展现出当前海南文化所具有的自觉与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黄道婆》在艺术呈现上有许多创新尝试。该剧在保留琼剧传统唱腔、伴奏乐器等核心要素的同时,大胆融入现代舞台设计和导演手法,使古老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创新实践,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为海南其他文化形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借鉴。海南文化的传承发展、“跨海传播”,需要更多这样的实践探索。
其实,不只是琼剧《黄道婆》,近年来海南加强文化建设,创作推出民族舞剧《碧海长歌》、歌舞剧《追寻》、话剧《海瑞》等大型精品剧目,广受欢迎。此外,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成功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黎锦亮相巴黎时装舞台,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各地深挖东坡IP,打造一系列沉浸式文娱场景;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走出国门唱响法国巴黎……一项项文化活动有序展开,让人看到了海南斑斓的文化之美、人文之美,彰显出海南创新传承本土文化的坚定步伐。
琼剧《黄道婆》在沪、浙等地广受欢迎,预示着海南文化有着走向更广阔天地的特质。坚定文化自信自觉,把海南特色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进一步激活自贸港文化创造力,新时代的海南人民定能如黄道婆一样,织就连接历史与未来、海南与世界的锦绣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