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月4拨检查,变为半年迎检1次,企业迎检压力骤减。”海南白沙陨石坑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余隆洋点赞的,是白沙黎族自治县营商环境建设局今年推出的“综合查一次”检查。
今年,白沙聚焦涉企检查过多、过频等痛点,出台《2025年跨部门综合监管方案》,夯实“审管法信”机制运行,实施“亮码检查”“综合查一次”跨部门检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市场活力,持续擦亮营商环境“金名片”。
强化“审管法信”闭环联动
“审批部门刚完成许可办理,监管信息就同步推送到海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了审批与监管的无缝衔接。”白沙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吴松青介绍,为破解“审批脱节监管”“监管各自为政”等难题,该县持续推进“审管法信”各环节闭环联动,让监管更精准、更高效。
实现高效联动,依靠“海易办”平台与省“互联网+监管”系统的深度信息互通。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为枢纽,前端对接“海易办”平台获取审批数据,中端联通省“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监管协同,后端联动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推动执法闭环,打破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压实了各部门的监管职责。
自2023年年底以来,白沙通过“海易办”平台向海南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推送的各类办件已达1.4万件。针对承诺类审批办件,监管部门在收到系统信息提醒后,会严格按照规定开展现场批后核查,确保“承诺即监管、办件不脱节”。
全面推行“亮码检查”
“以后你们扫一扫检查码,‘查什么、谁来查’一看便知……”近日,白沙市监局工作人员向当地店铺商家讲解“亮码检查”的具体操作。
今年以来,白沙在开展涉企现场行政检查时,全面施行“亮码检查”。经营主体可通过“海易办”、微信等扫码知悉检查的内容、依据、人员等信息;现场检查后,经营主体可通过“海易办—企业码—监管执法应用”,对包括是否规范“亮码”等检查情况进行评价反馈。
小小的二维码,背后是涉企行政检查的创新。“我们推进‘一个系统管检查’,严格落实‘清单外不查’‘计划外不查’,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监督,有效解决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切实减轻企业、个体户的负担。”白沙营商环境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还贯彻落实《海南省“亮码检查”工作规程(试行)》,以规范透明的执法护航市场发展,为全县经营主体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稳定的经营环境,全面推动“亮码检查”落地见效。
推进“综合查一次”检查
今年6月,白沙民政局联合县市监局、县卫健委等部门到2家养老机构开展安全检查。民政部门发起对养老服务领域活动的行政检查;市监部门对食堂食品经营许可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卫健部门对养老机构环境卫生开展联合检查,督促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老人就医安全……一次联合检查,有效排查和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让机构省心、老人安心。
“我们实行‘行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行业主管部门提前3个工作日发起联合检查通知,各监管执法部门及时响应。”白沙营商环境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该部门的统筹下,各部门对各自监管对象涉及的监管部门、检查事项进行全面梳理,通过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的“综合查一次”模块,制定“综合查一次”检查清单。对同一行业领域内涉及多个部门的监督检查事项,通过开展联合检查、合并检查的方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自“综合查一次”模式推行以来,白沙已在养老、医疗、食品药品、教育等领域开展联合检查110余次,减少对企业打扰270次,检查减少企业迎检时间60%以上。
创新应用场景
近日,海南白沙农场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一次跨部门联合检查。白沙市场监管局聚焦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全链条,开展系统性、综合性检查,确保茶叶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提升茶叶品质,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声誉。
“综合查一次”不仅适用于市场监管、医疗、商务、教育、养老等15个领域的通用场景,还可以因地制宜创新应用场景。白沙结合当地茶产业链发展实际,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茶叶生产企业综合监管”个性化场景,以优化营商举措赋能县域重点产业发展。
丰富应用场景,要求各部门实现业务流程重塑、监管方式创新,对各部门履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白沙强化各部门联动,打破传统监管模式,从“单部门检查”向“多部门联合检查”转变,通过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形成了监管合力,及时发现并督促企业整改存在的问题。
从“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到“综合查一次”“双随机 一公开检查”,从“随意检查”到“亮码检查”,白沙以“审管法信”改革为突破口,实行一系列务实举措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厚植市场主体成长沃土。未来,白沙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审管法信”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白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