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丰富的学术资源让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同时我也接触到了不少先进的科研设备,这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在澳门开展博士后研究的海南大学教师王同洲如是说。
去年底,来自海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王同洲入选2024年度“澳门青年学者计划”,成为我省首个获得该项培养计划的青年博士后。
这是我省博士后培养成效不断显现的一个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全省共设博士后站点78个,其中国家级博士后站点55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3个,构建了由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领衔、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梯队发展、分类培育’的博士后培养体系。”省委人才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重点支持和鼓励我省重点产业中有条件的单位和高科技企业等申报设立博士后站点,两年多来共新增设站24个,站点增速呈现加速度。
其中,2023年获评增设深海科技、南繁育种、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专业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工作站2个;2024年获批新设站11个,首次在航空航天、旅游等领域布局站点,设立全国首个国家公园领域博士后工作站,实现“五向图强”领域全覆盖;2025年获批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申报入选比例达到40%,为历年来入选比例最高的一次。
2023年以来,省委人才发展局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共面向全国4次集中发布博士后岗位需求累计1800多个,通过采取放宽进站限制、鼓励支持创新创业、支持博士后享受海南人才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一批博士后汇聚海南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目前全省在站博士后超600人,涉及农业、医药、信息通信等我省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在站人数、涵盖领域均创历史新高。
此外,我省还全面大幅度提高博士后资助标准,新设站建设资助经费最高达50万元,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项目、面上项目、日常生活资助标准提高至10万元至15万元,增幅最高达100%,最大限度激发博士后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我省博士后培养成效逐渐彰显。2024年以来,我省共有24名博士先后获得3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截至目前,我省累计出站博士后279名,其中157人留琼工作,留琼率达56.27%,为我省和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提供了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